沙鄉年鑑

ebook 奧爾多·利奧波德的自然主義文學傑作

By 奧爾多·利奧波德、彭俊

cover image of 沙鄉年鑑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鑑》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經典之作。作品首先細緻入微地描述了自然美景的季節性變化及其對微妙的生態平衡所產生的影響,繼而用實例展示了人類對生態環境破壞性的介入,後更表達了人類對荒野美學為迫切和適時的懇求。

一月融雪

每年,隆冬的暴風雪過後,緊隨而來的就是融雪。夜晚,積雪融化,水滴落在地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滴答聲驚擾了深夜酣睡的動物,也給冬眠的動物帶來了奇異的騷動。蜷縮在幽深洞穴裡正在冬眠的臭鼬,舒展四肢,大著膽子鑽了出來。它拖著肥胖的肚子,在潮濕的雪地上小心翼翼地潛行。臭鼬的足跡彰顯著四季伊始,是我們稱之為一年的四季循環中最早的可確定的事件之一。

臭鼬的足跡似乎表明它對週遭這些在別的季節非同尋常的跡象毫不在意。它筆直地穿過田野,就彷彿它的主人將拖車套在了星辰之上,然後把韁繩拋下來,系在了它的身上。我緊緊跟隨,好奇地猜想它此時的心理狀態、慾望以及它的目的地,假如它有目的地的話。

從一月到六月,好玩的事情數不勝數。一月可以追逐臭鼬的足跡,在無冠山雀的身上找腳環,看看鹿啃食了哪些小松樹,而水貂又挖開了哪些麝鼠的洞穴。偶爾地,你才可能稍稍分心去做別的事情。

好櫟木

沒有農場的人往往面臨兩種精神上的危險,一是以為早餐都是從雜貨店買來的,二是以為只要有火爐就會暖和。

要避免第一種危險就得開闢一個菜園,位置最好是在四周沒有雜貨店的地方,以免令事態變得複雜。

要避免第二種危險則需在鐵製柴架上放上一截劈開的好櫟木,而且最好是在沒有火爐的地方。當屋外的樹木在二月的暴風雪中搖盪的時候,柴架上的好櫟木烤得你的小腿暖洋洋的。如果有人親自砍柴劈柴,把劈好的櫟木拖著堆成一堆,並且在勞作之餘還有閒暇思考,他就會牢牢記住溫暖從何而來,其中大量的細節是那些週末在鎮上用取暖器烤火的人無法想像的。

阿根廷歸來

當蒲公英給威斯康星州的牧場打上五月的印記的時候,聆聽春天的最終證詞的時候到了。坐在草叢中,朝著天空豎起耳朵,屏除草地?和紅翼鶇的喧鬧,你很快就能聽到剛剛從阿根廷歸來的高地?的飛行之歌。

如果眼力夠好,你可以在天空中搜尋,那你就能看到高地?翅膀輕顫,在羊毛般的雲層裡盤旋。如果你眼力不好就不要嘗試了,只要看著籬笆樁就行。很快,一抹銀色就會告訴你,?在哪根籬笆樁上降落並且收起了長長的翅膀。發明「優雅」一詞的人肯定看到過?收起翅膀的動作。

沙鄉年鑑